距離上去去走草嶺古道已經是20年的時間了 還真是久
所以這次來算是重溫年輕時候的記憶吧 哈哈
這個古道算是很受歡迎的 因位沿途風景優美
草嶺古道為於新北市貢寮與宜蘭頭城鎮間
一般人通常會選擇從貢寮方向往宜蘭方向走
不過這樣的走法會在上山時候遇到一階階層層向上的樓梯
對於不擅長走樓梯的人來講會相當的辛苦
所以懶惰的人就會選頭城大里往貢寮方向
這一個方向是平坦步道緩和向上 很快就到達相對高點
然後在輕鬆的向下
一般要來走草嶺古道都是以福隆車站為出發點
去的時候是十月底 正在為11.12月的芒花季宣傳
當然啦 有人是帶著大砲來走草嶺古道的 這樣一定要拍一下火車囉
往大里車站的路上 遠遠的龜山島就在前面 那天的天氣跟之前去走龜山島的一樣陰陰的
我算是懶惰的 選擇了從大里上古道 這樣真的輕鬆多啊 哈哈哈哈
就往天公廟的方向過去 因為古道入口就在天公廟的裡面
天公廟大概幾百公尺的距離 很漂亮的一個寺廟建築 面對著太平洋守護宜蘭
現在的活動還蠻有趣叫做向天公借膽 這個我有興趣 選我選我...
這些來進香的人不怕下雨 只是為何這麼小就來餐與這樣的活動啊
快 來擲杯 三個聖杯就可以囉
好了逛完了天公廟 像草嶺古道出發吧
從天公廟上去的路整理的還不錯 有鋪柏油
山頭上還真的是雲霧繚繞阿
繼續上山 這天氣沒有這麼好 所以路上的人不多 不過也可能大家都從福隆那個方向上山 所以還沒走到這邊來
淡蘭古道的開闢大約是在清乾隆末期
經過幾次的整修才變成現在的樣子主要是基隆到宜蘭間
這古道的鋪設以南方丘陵地的築路技術採用當地砂岩作為材料
後來再重新以砌石鋪設成為現在的樣子
整個步道沿途夾道有常綠闊葉樹林和針葉樹
也有具亞熱帶雨林特色的筆筒樹植物生態相當的豐富
廁所到了...不過這廁所的設計還算不錯啊
也可以走捷徑阿 以消耗的功率來說一樣
這是整個草嶺古道的路線圖 其實能夠看得點還蠻多的 就一個一個來吧
路上的芒草已經開始開花了
這是驛站遺跡 以前人走累了休息的地方
開始有石子錄了 這樣才像是古道嘛
其實草嶺古道是早期台灣先民所開闢淡蘭古道之一部分
淡蘭古道指的就是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
整個步道介於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
全長總共8.5公里
經過新北市及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的「草嶺」故稱之為「草嶺古道」
(不過在草嶺古道的啞口的解說不是這樣說的阿
說是這裡相對高點風大氣候樹特別難長大阿
有的就只是那一堆草阿..所以也只能叫做草嶺了)
這裡是至高點的指標
走上那涼亭有非常好的風景 不過風也超級大
上面看下來是美麗的宜蘭海灣
這裡就是啞口阿
虎字碑是古道上的一個三級古蹟
草書的「虎」字碑在海拔約330公尺接近嶺頂隘口處
傳說是劉明燈阿...這個大人還真是愛寫字鎮風暴
整個石碑上款落有「同治六年冬」下款為「臺鎮使者劉明燈書」
取「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之意
用來鎮壓風暴的...不過現在風還是相當的大阿
看起來芒草季的時候一定會非常的漂亮
走走走....
「雄鎮蠻煙」摩碣位於古道半山腰海拔約240公尺處
相傳也是清劉明燈所提
因為當時要出巡噶瑪蘭行至山腰之際大霧彌漫方向難辨
並聽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商旅
所以就以這四個字來鎮壓山魔
這個有厲害...難怪保存到現在已經成為三級古蹟了
這樣的路走起來其實還蠻容易的 難怪也有許多小孩來
正式的介紹草嶺古道
這看起來挺漂亮的 其實只是個小水塘阿
坐在這裡休息一下還不賴喔
竟然有虎頭蜂窩
真的是有山有水的好風光阿
這戲水區還蠻適合全家一起來的
終於到了...看到這個土地公廟 表示已經到了大馬路上
回到福隆車站囉 整個行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