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說這部電影跟早期黑人被白人歧視有關
好冷的題材阿 讓我一點去看的想法都沒有
因為南北戰爭時期那樣題材的電影已經太多了
而且感覺這是上一個世紀的故事阿
不過看過的人都說好看阿 就這樣在中華電信MOD裡看了免費的電影
這部電影講的不是南北戰爭時候解放黑奴的故事
反而是在解放黑奴後將近100年的1950年代
整個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態度 並沒有因為解放黑奴以久就有所改善
老實說這還真的是難以想像阿
那自以為是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國人 一如現今的高傲
在1950年代還是把黑人當成異族
黑人只能在白人家裡當傭人 負責打掃家裡帶小孩
故事裡透過一個從小被黑人帶大的白人小孩
為了能夠在出版界出頭 把自己周遭的黑人與白人間的互動寫成一本書
當然當時的黑人一點地位都沒有
基本上這些黑人根本就是冒著生命危險把自己的遭遇分享出來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勇氣吧
如果大家都只看現在只關心自己 整個環境是不會改變的
因為親身的經驗 只因為那身為人的基本尊嚴
其實這個故事是感動人的 因為我們很難想像在大家身為人
但是因為膚色不同 社會的對待與眼光竟然是如此的差異
這部電影是暢銷小說改編的
當然整個故事非常流暢 鏡頭也很漂亮
慢慢的說故事但是卻深入人心 透過種族歧視去讓人思考
非常好看的電影阿
--------------------------------------------------------------------------
改編自凱瑟琳史托基特的同名小說,電影以女性特有的溫暖和堅韌對決種族與階級議題,
連續四周盤踞北美周末票房冠軍。艾瑪史東、維奧拉戴維斯、艾莉森珍妮與西西史派克主演。
故事描述1962年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23歲白人女孩史基特剛從大學畢業返鄉,她夢想成為作家,
但在保守家鄉的母親認為一樁好婚事才是女人的依歸。
史基特從小由女傭帶大,但她發現為白人一手帶大孩子的黑傭,不論在生活或態度上,
時常得到不平等的待遇。年輕的白人太太平日和好姐妹交際打牌,主持非洲慈善義賣,
把家事還有小孩丟給幫傭,但是卻仇視這些長時間相處,深入她們家庭的人。
而如果這些黑人女幫傭稍微不服從或是回嘴,白人女性會以「偷竊」為由解雇她們,
其他白人家庭也都抵制,讓不聽話的幫傭找不到頭路,
對此感到不平的史基特,決意著手一個大膽的寫作計劃:
採訪黑傭在白人家庭工作的甘苦,並從她們的角度寫成一本書…
透過黑傭訴說人生,白人女孩紀錄故事,像發動寧靜革命,
也像是拋磚引玉,越來越多的黑傭透過她們願意說出故事,
在膚色黑白分明、道德黑白卻模稜兩可的時代,
她們的相遇是民權運動發生前,黑與白搭起最初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