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只要在金融市場拿到世界的一席之地 沒想到在藝文創意園區上的開發也不遺餘力
許多老舊的廠房都被改建 重新規劃引進新進的設計師跟文藝活動
1933就是其中一個 這裡是什麼改建的呢?這裡原來是一個屠宰場
這真的是太有創意了 超級衝突的 以前是滿是罪惡血腥的屠宰工廠
現在竟然搖身一變 成為了創意園區 大家都來這裡吸取一點文化氣息
之所以叫做1933 是因為這個建築物 是在1933年落成的
當年可是請來英國有名的設計師來設計這個工廠 那些人還真有遠見阿
既然有來自英國的設計師 這裡材料也都是進口的 採用英國進口的混凝土結構
整個牆壁厚有50公分 兩層牆壁中間是中空的 這樣可以控制溫度 真的是太厲害了
建築物其實巧妙的把東西方的文化做了個融合
有羅馬風格的面 也有天圓地方的中國風水概念 巧妙運用光影來呈現
整個建築看起相當的樸實 但是卻可以歷久而彌新
據說在當時全世界這樣格局規模的宰牲場只有三座 而1933老場坊是目前唯一現存保持完好的
雖然不知道牛在這樣的地方居住 有沒有比較開心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人現在在這樣的地方開工作室作展覽感覺相當的有氣質 哈哈
鏤空水泥花格窗主要位於本建築的西立面和南北立面的西端
停好車後這通常是第一個看到的一面
這些水泥可都是舶來品阿 當時從英國進口過來 所以品質非常好
至於為何要鏤空的設計了 是美感的考量嗎?當然不是 這裡可是屠窄場阿
主要是希望能夠空氣流通 讓屠宰場的可以容易散去
窗戶朝西與上海常年風向一致 通風效果更好
不過另一種說法更有趣 正面朝西的窗戶面向西方極樂世界 讓動物死後可輪迴被超度
一進門就看到一個賣家具的店家
當然裡面賣的都是相當具有設計感的家具 溫暖的燈光之下呈現出家的感覺
在1933裡面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應該算是廊橋空間了
不對秤但是具有變化的設計 讓整個空間相當的具有變化 在不同的光影之下
呈現出不同的空間感 真的是攝影師的最愛了
整個1933有四層外廊跟和26座斜橋戶相連接
每一座廊橋的寬度都不同 可以讓不同尺寸的牛隻分流
這設計絕對不是隨便來的 難怪這屠宰場在當時算是非常的現代
牛道是1933老場坊的建築特色之一 當然人畜分道比較好管理也比較安全
這路面上的不平整 避免動物行走的時候止滑的功能
不過現在看起來 反而相當的有特色 不說的話還覺得這是特別的藝術設計呢
整棟1933的建築工法真的挺厲害的 採取完全沒有樑柱的方式來興建
所以運用了許多的傘形柱來作為支撐
總共可以分成兩種 八角形與四角形的兩種樑柱
八角形傘形柱帽主要分佈於建築週邊的西側 四方形傘形柱帽主要分佈於建築週邊的其他部分
既然有牛走的牛道 也要有人走的樓梯阿
在老場坊的四樓是空中舞台 有八公尺的挑高
全部都是用鋼化玻璃所設計的 從下往上看相當的震撼阿
可惜來的這天可能因為準備要辦活動 所以正在裝潢場地把整個地板都蓋起來了
不然圓形的穹頂 在一整個玻璃的正上方 視覺上相當的有衝突 設計感十足
據說這個舞台都辦一些知名品牌的活動
法拉利F1派對 雷達表50周年慶 巴黎藝術設計展 藍莓之夜亞洲首映派對
賓士新車發佈 保時捷60周年紀念 雪鐵龍新車發佈 世界工業設計日
NIKE摩天爭霸籃球賽 把有設計感的產品 在這樣場地辦發表 更能凸顯產品的特色阿
果真一整個天是圓的 可惜現在在做工程
不然在這樣的環境底下 陽光灑下來一定很舒服
走到最高的一層樓了阿 這樣的建築真的很耐看
我想對於喜歡攝影的人來說 這裡真的處處皆風景阿 而且怎麼拍都特別
上面有租給一些廠商辦活動 有一些布置
兩位小姐正在休息吧 來笑一個吧
整個建築的中心是圓形的 這可是跟古老中國人的建築概念天圓地方一樣的
看過去這一片紅瓦的矮房子 還是沒有重建的老房子阿
這裡面有許多的工作室跟餐廳
有些餐廳為了凸顯自己的特色 做了一些擺飾設計
如果跟整個大環境不搭嘎 會覺得有點突兀
在這樣的創意園區 當然希望大家可以多點創意
不過要兼顧藝術與商業的時候 這樣的衝突難免 算是有點可惜的地方
不管在哪一個角落 一定會看到這個廊道 真的很吸睛
這裡連廁所也有點設計感阿 一定要來去上上的啦 哈哈哈哈
逛了這麼久餓了吧 1933裡面也有不小的餐廳阿
既然來到了以前專門宰牛的屠宰場 那就吃個牛肉麵吧
這家店的名稱叫做狠牛 這個店名相當有中國的風格 一整個牛到底
不過餐廳的裝潢借用了原始建築的天花板與牆壁
只是簡單的現代風格 呈現出相當耐看的感覺
至於食物呢 算是普通
看完了 準備走出1933
竟然來一個驚喜阿 這是畫在地板上的圖案 不過照相起來之後有3D的效果
如果人站在問號的上方 一整個感覺是浮起來的啊
果真這地方跟網路上很多人介紹的一樣 不是想像中的上海 處處充滿了創意
上海市虹口區漂陽路6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