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故居是近年來才新興的熱門景點,來探訪故居的人,或多或少都抱著對這位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一席重要地位,卻是以被幽禁而度過大半人生而產生的好奇心。張學良在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與趙四小姐度過十三年的清苦生活,而目前供人參訪的張學良故居則是由新竹縣政府仿照之前的被葛樂禮颱風沖毀的舊房格局建造而成,並且故居的所在地亦非是張學良居住地方。

張學良故居1.JPG

當你走進故居時,你就會看見傳統的日式建築,循著參觀路線,首先看見的是介紹張學良的生平事蹟,其中我覺得比較值得介紹的是張學良將軍幽禁歲月地點這張壁報,他清楚地記載了張學良幽禁地點及國民政府遷徙路線的關係。

張學良故居5.JPG

再往裡面走一點就可以看見張學良當時的書房以及他所使用過的收音機,這個收音機是當時張學良得知外界資訊的唯一管道。

張學良故居4.JPG

在書房旁邊就可以看見介紹張學良的感情世界,其中我覺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張學梁元配于鳳至寫給張學良同意與其離婚的書信,並成全他與趙四小姐的良緣。也許是白色玫瑰的關係,為這封家書添上了些許的浪漫氣息。

故居的外頭則是令人感覺十分舒適的庭園造景,這也許是為了來訪的遊客而精心規劃的。在庭院中則有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紀念銅像。

張學良故居3.JPG

安公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星小輪08.JPG

大家都知道,香港分成三大區域,其中港島跟九龍間有維多利亞港,大部分人往來這兩個地方可能都是搭地鐵,不過如果要欣賞不同的香港,就不能忘記往來兩地的天星小輪。

其實就跟各地方的渡輪一樣,從水上看整個城市,有不同的角度與風景,在天星小輪上也是一樣。香港有許多的高樓,特別是港島這一邊,櫛比鱗次的高樓,每一棟都有獨特的設計,近看覺得壓力有點大,不過遠遠的看整體,就覺得是一種美景,這也是為何大家到香港一定要看夜景一樣,因為這裡由高樓所組成的城市夜景,真的與眾不同。

要搭天星小輪,如果是在尖沙嘴這裡就是到星光碼頭跟海港城間的碼頭,如果是在中環(港島這邊),就要到中環碼頭,在IFC2旁邊。因為許多的香港人也使用天星碼頭,所以票價很便宜(不過我也搞不清楚多少,因為都直接刷八達通卡),當然坐這個船的觀光客也非常多,因為大家都知道,從港灣上看港島的摩天大樓,風景不同。

不過雖然叫做天星小輪,其實船一點都不小阿,因為太多人要搭了,船不大一點還真的不行。不過不像台灣的幾個渡輪,天星小輪只給人搭乘,機車汽車都沒辦法,所以對遊客來講也比較好,不用跟車子一起爭位置,還要吸車子的廢氣。我很喜歡坐這種渡輪,因為視野不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緻一直變化,白天晚上,本來香港的景色就大不同,所以任何時候來到香港都可以體驗一下渡輪,而且不要只坐一次喔。

PS1:坐了天星小輪後,一定要搭配一下星光大道,來這裡看一下大明星的手印,還有美麗的維多利亞港夜景。

PS2:海港城就在旁邊,所以也來血拼一下吧。

(這是現在的中環,就在中環碼頭旁邊,顯然要繼續填地蓋大樓。)

天星小輪01.JPG

安公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FC04.JPG 

每個城市都在追逐高樓夢,台北如此,香港更是如此,特別香港這個地狹人稠的地方,只能夠過往上發展來增加使用面積,所以大樓是越來越高,我想在這麼多屬不進的大樓裡面,就屬IFC為其中之最了。 

IFC是香港的高樓裡面設計非常新穎,老實說,我一直喜歡IFC的造型勝於台北101,雖然IFC的造型非常的簡單,不過也就因為簡單,所以呈現出簡單的美感。在IFC裡面,跟其他的大樓一樣,是綜合的商辦,當然也少不了購物廣場跟電影院,所以對於香港人來說,IFC不只是大家的精神象徵,也提供了香港人許多生活上的需求。至於對觀光客的意義呢?我想就是這是一個很有名的觀光景點吧,因為高,就是一個賣點,大家總喜歡來看世界之最吧。 

因為是著名的高樓,所以以裡面有的名牌是多到不行阿,對於喜愛來香港血拼的人來說,我想絕對是不會錯過IFC的。當然IFC在香港的夜景裡面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是最高的,所以不管夜景是從九龍那邊看過來還是從太平山上看下去,都會第一個注意到,所以IFC每晚都點燈,裝飾香港的夜空。

好幾次因為天氣不好,白天的香港或是夜晚的香港,濃濃的雲層把IFC的頂層給遮住了,感覺就是有那麼一點點怪,所以如果來香港天氣好,一定要來看看這棟美麗的建築。

(我來的太早了,偌大的IFC竟然沒有幾隻小貓,平常時候這裡都有滿滿的人潮。) 

IFC01.JPG

這個鋼琴的上方,在耶誕節會佈置很漂亮的耶誕樹。現在空空的看起來怪怪。

PS1:在IFC裡面,並沒有設置景觀台,所以大家沒有辦法登上景觀台去眺望香港的景致,不過這裡有面有一個在六十幾樓的圖書館,因為是對外開放的,所以想看香港景致倒是可以來圖書館看一看。

安公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稻庭10.JPG

香港其實美食蠻多的,書上網路都有,不過由香港朋友所介紹的餐廳,東西也是非常的不一樣。這天吃的是稻庭,算是日本的鍋料理。稻庭位於Elements,也就是圓方這個血拼中心。從外觀看來這是一家日本料理店,不過裝潢非常的新穎,整潔明亮。這裡的東西什麼好吃呢?是鍋料理,這裡的鍋跟台灣的鍋主要的特色在於他用的高湯,是白色的,感覺上有點像是豆漿,不過因為一拿來就下鍋煮了,所以我沒有去嚐味道,不過以各種佐料丟進去煮,煮好了不需要再沾任何的調味料,我想應該不是豆漿,只是長的像而已。不過東西真得很好吃呢。

這裡還有麵也很有名,據說是從日本進口的麵條,很多人會點一份麵,丟進去火鍋裡一起煮,聽說吃起來也是很讚,不過我吃不多啦,所以沒有嘗試,不過看著店門口的櫥櫃裡面擺滿了精緻包裝的麵條,可見這個麵可是用來吸引客人的重要產品呢。

PS:Elements位於九龍站正上方,有機場快線跟地鐵經過,所以非常方便。這是一個相對新的mall,所以要什麼有什麼阿,高檔的,中價位的或是評價的都有,也有電影院溜冰場,加上樓上有五星級的W Hotel,所以對於想來香港的人,這裡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

這裡的菜單好大一份,有各種不同的食物。

稻庭01.JPG

這個真的很有日本的FU。

稻庭02.JPG

這個高湯看起來真的很像是豆漿,完全是白色的。

稻庭03.JPG

安公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DSCN6148.JPG

到香港,一定要感受一下香港人飲茶的文化(對,飲茶是一種文化,而不是只是單純的滿足我咕嚕咕嚕的肚子跟愛吃的嘴巴)

在香港,飲茶絕對是全民運動,而茶樓也到處都是。這次去的是一家位在住宅區裡的一家連鎖店,不過別以為連鎖店的東西就不好吃,從他滿滿的人潮就可以知道這家的東西也是很好吃的。在台灣,大家習慣在下午吃港式飲茶,不過在香港,時間不是問題,所以我是在早上十點的時候,來吃早午餐。既然嗜吃個早餐,所以一份東方日報或是蘋果日報就是必要的,因為一邊吃飯,一邊看報紙,順便喝個茶,在星期日的一大早,真是種輕鬆的享受阿。

對香港人來說,飲茶真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所以價格也非常的合理,甚至比在台灣吃到的都還要便宜,所以就算是一大早阿,也是要肚子吃到撐阿。

這是這家的招牌,杏仁茶加芝麻糊,而且比例自己調。要吃就要點杏仁茶跟芝麻糊各一碗,一湯匙一湯匙的調兩碗的比例,有人喜歡芝麻糊多的,有人喜歡杏仁茶多的,不過都好喝。

稻香飲茶9.JPG

安公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